好家风代代相传
日期:2018-10-26 16:54:08  发布人:admin_jwjcc  浏览量:595

 2015级文学与传媒系 汉语国际教育 陈秀

 

“上梁不正下梁歪”这句话用来形容家风对人的影响再好不过了。正如“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每家家风都各有所异。那么,我家的家风是什么,它又对我造成何种影响?我认为,“孝”“勤俭”“终身学习”“独立”,这应该就是我家的家风。

俗语说:“百善孝为先”。在奶奶眼里,叔叔就是一个孝子。他读初中时,在放学回家的路上,听到会有戏班子来村里搭台唱戏。叔叔就立马小跑回家,烧火做饭炒菜。等奶奶收工回家后,他高兴地对奶奶说:“妈,今天晚上有戏看!我已经把饭煮好了,你吃完饭就去看戏吧,家里活我来干。”于是,奶奶吃完饭,就跟着邻居们看戏去了,叔叔则留在家里认真学习功课,继续完成各项家务活。叔叔孝顺、懂事、爱学习的点点滴滴,邻居们都看在眼里,常常以他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子女,还一个劲儿地羡慕奶奶:“有这么个儿子,真是好福气!”。

现在,奶奶患有糖尿病。叔叔非常牵挂奶奶病情,经常回来看望奶奶,每次回家都会给奶奶带上各种滋补药品,对她嘘寒问暖,捶腿按摩,求医问药。不仅对自家老人如此,叔叔还会给中风的姑奶奶带天麻粉,帮助她疏通血管。行动是最好的教科书。因此,只要放假了,我和妹妹都会来看奶奶。开着电视,让她坐在沙发上,我们给她捶腿,消除腿上的淤血。

勤俭为治家之本。爷爷奶奶虽已步入花甲,衣食无忧,但他们一直没有褪去农民本色。去年秋天,在浏阳滨河路的河边,他们开拓了一片荒地用来种菜,种了有白菜、莴笋、生菜……浇水、施肥、除草样样都自己动手。自蔬菜成熟后,隔一星期,爷爷奶奶就会给我家送一大袋过来。

此外,铺地板砖、粉墙、搭设电路……这些手工活,爷爷也都会做。他一个人,凭借这些手工活,把两个仓库改装成了两个含厕所的出租房,仅用时一年。之后,他又张贴小传单,准备出租房屋,补贴家用。最终,以四千八每年的价格把一个仓库租给了一对夫妻。我放假回家时,他说:“你看可以把租房的广告登在网上去吗?”没想到,爷爷还跟上了互联网的步伐。

我的叔叔可谓是终身学习典范,没有中年人的所谓“油腻”,活得很有范儿。1998年,他因高考失利到北京读大专。2001年,叔叔开始跟人合伙创业。此后,他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,如去MBA班进修、考律师资格证;临近中年,还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。现在,叔叔已经成为了知识产权领域(商标)的专家。出差时,他的黑色背包里面经常会放着一本书,利用空闲时间来阅读。叔叔经常在微信上对我说:“要多读书。每个月经济、文化类等书籍各读一本”。

一般中年男人的画风——衣服乱搭、不注重保养,但叔叔则对自身形象管理得很到位。每次过年回家,他都会按照温度,带上黑色大衣、小西服、白衬衫。为了让我的着装看起来更得体,某次去超市的路上,他还跟我上了一堂“形象管理”课。“衣服并不是要多么贵,穿起来才好看,关键是要学会搭配。”叔叔说,虽然有人天生缺少对服装搭配的美感,但可以后天习得,你可以多去淘宝上看看,找准自身风格。

“独立”在我家是一个很重要的名词。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思维,深深印象了数千年的中国的社会心理,我家也是这样。这一点就体现在家里一直保持稳定的现金流,以备不时之需;很少向人借钱,借了钱也会在同年还清。我爸劝我们努力学习,做一个新时代自尊独立的女性。他总是对我们说,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,自己的努力才是最大的依靠。他一直以保持人格独立为傲,以筚路蓝缕、艰苦奋斗为本,“就其深矣,方之舟之。就其浅矣,泳之游之。何有何亡,黾勉求之”(《诗经.谷风》)。当别人要他帮忙时,他都会有求必应,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来处理,从不嫌麻烦。挂在他嘴上的都是一句话:助人就是帮己,行善就是积德。

家风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,你觉察不到它的存在,它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。以前,我对家风的了解偏重于如何待客和外在行为规定,从来没有升华到品格和精神的高度。现在,经过思考,我对家风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。无形中,我也被叔叔“生命不息,学习不止”的进取精神所感染,“勤俭”二字更是成为了我人生信条的一部分。

核发:0 点击数:595 收藏本页
分享到
相关链接